本报记者 刘静线上股票配资专业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。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7日上午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砥砺奋进“十四五”,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。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,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,利润总额从1.9万亿元增长到2.6万亿元,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.3%、8.3%。
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现代新国企加速成长。聚焦增强核心功能、提升核心竞争力,接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。其中,布局结构不断优化,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,9家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,邮轮运营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开展,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率。
此外,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超过10万亿元,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1.2万亿元,有效保障煤电油气等基础产品供给和通信、航空等基础网络运营;同时,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,积极承担川藏铁路、深中通道等基础工程,围绕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项目超过6000个。
国企改革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,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,国企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?
张玉卓介绍,继上一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后,又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。中央企业改革紧紧围绕增强核心功能、提升核心竞争力来推进改革,“目前总体进度符合预期,我们很有信心到今年年底前高质量完成主体任务。”张玉卓说。
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介绍说,围绕增强国有经济战略功能,目前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、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%。同时,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完善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,重新核定了30家中央企业主业,加快清理退出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,目前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%。
在国资监管整体效能方面,国务院国资委坚持专业化、体系化、法治化、高效化监管,全面实施“一业一策、一企一策”考核,先后出台26个具有针对性的行业考核实施方案,2025年对中央企业考核的个性化指标占比达到76%以上。政策的供给精准性、科学性进一步增强。同时,持续加强出资人监管,加快构建“上下贯通、实时在线、自动预警”的智能化、穿透式监管系统,做到产权、资金、债务、薪酬、采购、贸易等工作全覆盖,努力实现“经营行为可视、资金流动可溯、重大风险可控”,取得了积极进展。
发布会上,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8.6万亿元。
袁野表示,国资央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牵引性、全局性工作,深入实施中央企业产业焕新、未来产业启航、“AI+”等专项行动,持续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布局,取得很好效果。
从具体领域来看,集成电路、生物技术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,人形机器人、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,工业母机、新材料等领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,呈现出“梯次拓展、合力并进”的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投入,有效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。”袁野说。数据显示线上股票配资专业,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,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的收入均超过万亿元。
龙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